图片展示

作协  书协   美协   摄协   音协   舞协   民协   评协    诗词协    戏剧协

 

“创文有我”文艺作品展(8)|赞歌(组诗)

作者:昭通文艺网 浏览: 发表时间:2021-10-22 10:07:28


赞歌(组诗)

 

文\夏文成

 

昭通好人

 

从一份昭通好人的名单里

我认识了这几个名字

肖翔、杨成红还有王崇宇、谢朝勇夫妇

肖翔奔向江边救人时摔伤

仍然不顾一切跳江救人

 

明知肮脏的沼气池里

弥漫着夺命的毒气

杨成红仍然奋不顾身跳入沼气池救人

永远留在了沼气池里

王崇宇、谢朝勇夫妇跳江救人

谢朝勇被冷酷的江水永远带走了

 

他们都知道生命重于一切

他们都知道生命只有一次

他们都知道纵身一跃意味着什么

但他们依然向死亡飞扑而去

以命换命。一个平凡人

瞬间成了英雄;一个小人物

瞬间在我心里顶天立地

 

他们不是太阳,却在我心里

光芒万丈;他们不是碳火

却这个给世界带来了融融暖意

我终于知道,人类为何千万年绵延不绝

是因为始终有这些用自己的命

为他人的命垫底的人

 

 

燃灯校长张桂梅

 

 

一个被厄运击昏

又被厄运惊醒的人曾被生活的苦水

浸泡得病弱不堪的身体里

最后淬炼得只剩下了爱与执着

她要用她瘦弱的双手

扭转大山愚昧的神经

她不是医生,但她知道山村的病根

在哪里。她不是农民

但她却想彻底挖断山里人千年穷很

她要像一脉清溪,去滋润那些山村女孩

命运的绿洲

让她们成为高山,成为人杰

 

 

羊肠小道难走

而她要走的这条路,比羊肠小道

难走百倍千倍。明知前面是碰不起的石壁

她偏要去碰。明知此后

将是苦海无边,她偏要一头扎进去

腹内的肿瘤,一而再地

欲阻断她的理想之路

让她一次次在绝望的悬崖边挣扎

好在大雪封山的最后关头

又给了她一缕春风

在命运之门即将关上的瞬间

又给了她一缕阳光

让她有机会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

 

 

她相信,只要心里有光

命运的灯总会被点亮。她坚信

只要不停地攀登,总会爬上大山的峰巅

她坚信,只要不畏惧严寒

枝头的红梅终将傲雪绽放

所以她始终不肯停下蹒跚的脚步

所以她在每一次即将摔倒的时刻

又挺直了病弱的身躯

她用千百次艰难的家访

将那些因为家里农忙需要人手

因为没有钱买卫生巾

因为被父母安排嫁人换彩礼而失学

或外出挣钱补贴家用

被动接受命运摆布的女孩们

一个一个重新拽回了学校,拉回了讲台前

 

 

1804个可能辍学女孩

被她拉扯着,和命运斗

和世俗的偏见斗,和愚昧的观念斗

和自己的惰性和懦弱斗,和认知的极限斗

历经无数孤灯苦读

终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踏进了知识的最高殿堂

曾经在穷困的寒风中卑微瑟缩的小苗

终于成长为社会的栋梁

闭塞的大山缝隙里从此少了

1804个凄苦的农妇

国家的建设岗位,多了1084

不,无数个优秀人才

 

 

像飞转的机器,她不肯停下来

她停不下来。尽管她的病痛

越来越严重,尽管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

无儿无女的她

内心却装满了爱。她比谁都懂爱

那些曾经在山路上迷途的女孩们

如今都是她的女儿

她放不下她们

她们是她活下去的理由

她们是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而她,已是活着的丰碑

高高矗立在兰坪女高孩子们的心中

矗立在国人的心坎儿上

 

 

眼里涌动的大水

 

好不容易坐下来吃点饭

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嘴里还含着没来得及咽下的饭

 

人民的子弟兵,站着是山

躺下是桥。那些从他们

血肉之躯上一一踏过的脚步

奔向了安全地带。而那些脸上

带着稚气的战士们

还得把自己当做沙袋,当做石头

筑牢灾民心中平安的堤坝

 

泥里滚泥里拼,从不抱怨苦和累

而当见到亲人的一刹那

眼里的洪水,却滚滚而出

 

 

一块巧克力

 

救灾间隙,席地休息

一个兵哥哥拿出一块巧克力吃

旁边一个兵哥哥馋了

要。吃巧克力的兵哥哥佯装不给

要巧克力的兵哥哥尴尬

转开头。再转回来

眼前出现一块糖。意外的惊喜

如阳光洒满青春的脸庞

他把头靠在给他糖的兵哥哥肩上

使劲蹭,撒娇。一个在救灾阵地上

出生入死的兵哥哥

居然会撒娇

用世界上最动人的表情

击溃了天空的阴云

 

 

公主抱

 

军训时,肯定没练习过

这个动作,危难时刻

他们竟都能熟练运用。一个兵哥哥

双手捧着

一个不足月的婴儿

淌过洪水。另一个兵哥哥

抱着另一个小女孩淌过洪水

无数个兵哥哥,用惊人的动作

抱着那些被洪水围困的孩子、老人

脱离险境。看上去

竟都那么自然、贴切,就像棉花

捧着一朵白云

就像绿叶托着着鲜花

这个动作,据说叫公主抱

这暖心的一抱,子弟兵和人民的心

此刻靠得多么近

心跳的频率,高度一致

 

 

席地而睡

 

每遇大灾,见得最多就是

疲惫不堪,席地而睡的战士

天作被,地为床

他们睡得多么香多么甜

糊满泥水的军装

紧紧裹着他们蓬勃的青春

 

他们有的手指

被高强度的抢险蹭破了皮

有的双脚被泥水

泡的肿胀变形。嘴上说不疼

额头上却江河纵横

有的苦战一天,可能还饿着肚子

 

但他们只能在被大水

洗劫后,被泥水攻占的旷野里

酣然入睡。极度的劳累

他们急需恢复体力

才能以更好的状态迎战洪魔

 

这些曾经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宝贝们

此时已在军营的熔炉里

铸就一身钢筋铁骨,成了祖国和人民

最可信赖的依靠

 

 

赞歌唱给子弟兵

 

战火纷飞的年月

你们就是钢枪,是火炮

是钢铁长城,绝不让侵略者

踏入国土半步

 

和平年代,你们则是坚韧不拔的钢钉

钉在荒无人迹的边防哨卡

守护着祖国的和平安宁

无论多么深广的寂寞

也不能摧毁你们的钢铁意志

 

祖国和人民

就是你们最大的信仰

哪里有灾害,哪里就有你们青春的身影

你们舍身忘死

从废墟里刨出一个个命垂一线的同胞

从滚滚洪水中背出一个个

老人、妇女和儿童

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自然娴熟

仿佛背上背的,手上抱的

就是自己最亲的人

 

你们来自人民,也是人民的一员

你们是共和国最挺拔的脊梁

是人民最可依靠的靠山

当你们在战火中奋勇冲杀

当你们在救灾一线日夜奋战

当你们累倒在地酣然入睡

 

十指连心,鱼水情深

伤在你们身上

疼却在人民心里

他们无以为报,只能递给你们

一瓶水,一片西瓜,一块面包

一口热水热饭

或者,在心底为你们

唱一曲最朴实的歌

最先涌出泪水的反而是你们

 

 

戍边战士

 

有人问,在荒芜人迹的边防哨所

最难忍受的是什么

你们说是寂寞,是思亲

有人问,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你们却一时答不上来

 

可能是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列举

也可能是你们早已战胜了自己

习以为常了,再困难的事

也成了平常事。边境线上的路

都是你们高一脚低一脚踩出来的

尽管每一天走的路

都是如此艰险

 

你们每天每月每年

都反反复复巡察在这些

险象环生的路上

一些年轻的战士因此长眠于此

你们并未为此却步

而是将坚定的信念铭刻在了

祖国漫长的边境线上

 

你们最大的愿望是看看父母亲人

但这些对于普通人

虚松平常的事,在于你们却难如登天

尽管如此,不少战士

却不愿退伍还乡

而是选择留在苦寒孤寂的边防哨所

就像一棵树,根已深扎于此

从此拒绝移植

  

 

我所认识的兵

 

有十多二十岁的。有三四十岁的

还有六七十岁的

他们的年龄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

性格脾气不同

但他们全部都有一个

共同点:身姿挺拔,精气神十足

自律性极强……就像同一个熔炉里

淬炼出来的钢坯

平时他们是普同一员

关键时刻,他们就是一把见义勇为的刀

敢于挺身而出

老兵们说,当兵苦三年

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眉眼之间,全是道不尽的自豪

我似乎听到,有一根钢铁

依然在他们体内拔节

 

 

 

刘松峰

 

滔天洪水前,他也害怕

但他仍然毫不犹疑接线打火

启动铲车赶去

救援被困洪水中的硕博师生

往返了一趟又一趟

洪水一次又一次想把铲车掀翻

这时,他已没有害怕

脑子里一片空白,或者

只有救人两个字

两个小时后,70余人最终全部获救

师生们感激他,想感谢他

居然不知他姓甚名谁

媒体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他

才知他叫刘松峰

他说救人是本能。身为人父

如果见死不救

将会终身良心不安

 

 

洪水中的温情

 

那些电影院停止放映

把放映厅给了洪水中流离失所的人们

还给他们毛毯暖身的电影院

那些住一晚只要六元

甚至免费住宿,还有热水热饭

安慰愁肠的酒店。那些把包子放在门前

随便吃,不要钱的小吃店

那些追着救援人员不收钱的超市老板

那些跳进滔滔洪水舍命救人的人们

被淹的地铁里

那些喊让老人、女人和孩子先走的男人们

……

一个个充满人性温情的画面

和闪烁人性之光的瞬间

让洪水肆虐中的河南、郑州

少了几许悲情,多了无限暖意

暴雨会停,洪水终将退去

但那些暖心暖肺的美好画面

将永远镌刻在人们心里

 

 

赞歌

 

我要把赞歌献给太阳

如果没有阳光,这冬天的清晨

即使多穿几件衣服

冷气还是往骨缝里钻

 

我要把赞歌唱给

枝头的黄叶,如果没有它们

这世界怎会如此葱茏和妖娆

缤纷的落叶,让我们知道时光易逝

容颜易老,懂得生命的可贵

 

我更想把赞歌

献给红绿灯前的小红帽

献给火线上的消防员,边防哨所的子弟兵

救灾一线舍身往死救死扶伤的人们

将一生都奉献学生的张桂梅们

为了让别人过得更好

他们愿意舍去自己的幸福乃至生命

 

我的每一支赞歌都发自肺腑

每一句歌词都饱含着热度

每一次唱起,我都会热泪盈眶

自己将自己深深感动

 

作者简介    

夏文成,男,云南昭通人。已在《诗刊》《中国艺术报》《星星诗刊》《诗选刊》《北京文学》《上海诗人》《天津文学》《诗歌月刊》《边疆文学》《火花》等百余家省级以上公开发行报刊杂志发表诗文400余首(篇)。有作品入选《20142015中国年度诗人作品精选》《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中国新诗精选三百首》《中国当代短诗选》《华语诗歌年鉴》《当代传世诗歌300首》《2016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选》等各种诗歌选本,曾获《人民文学》征文奖、孙犁散文奖等全国性奖项。出版诗集《秋风不会将大地搬空》《我是我唯一的行李》。业余兼习山水画其山水画作品及其相关评论曾被中国国家艺术网专题刊载,作品被云南、山东、江苏、甘肃、广东、宁夏、北京、福建等地的朋友收藏。

 




 


 

 

    址:昭通市昭阳区珠泉路175号58

 

 

 

    话:0870-2159870

 

 

 

    邮箱ztswyw@126.com

 

版权所有:昭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滇ICP备19006880号-1     滇公网安备 53060202000126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滇ICP备19006880号-1